首页 > 健康管理 > 健康知识

体检查出子宫内膜息肉,需要做手术吗?

2023-11-02

子宫内膜息肉是妇科常见疾病,很多患者并没有明显症状,仅仅是在体检时偶然发现。那么,查出子宫内膜息肉后需要做手术治疗吗?

01

子宫内膜息肉是什么?

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内膜局部增生形成的结节状突起。息肉可以单发,也可以多发,小者1-2毫米,大者可充满整个宫腔。

子宫内膜息肉在成年女性任何年龄段都有可能发生,好发于育龄期到绝经后的女性,常见的在40-50岁之间。

子宫内膜息肉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异常子宫出血和不孕等。异常子宫出血包括经间期出血、月经延长或不规则出血,而绝经后女性可能出现绝经后出血。单发、较小的息肉一般没有临床症状。

02

会自行消失吗?

大约有25%的内膜息肉可能会自行消失,而且越小越容易消失,尤其是小于10毫米的,很有可能在几次月经来潮后随着内膜的剥脱消失了。

临床初步诊断内膜息肉的主要工具是阴超,有些患者月经结束后再去做B超,发现息肉“没了”,这是因为黄体期增厚的内膜有时可能被误认为是子宫内膜息肉。

建议尽量在月经第5-7天时去做B超,这时候月经刚干净、内膜薄,诊断结果更准确。

03

一定要做手术吗?

· 无明显症状者

无明显症状、无高危因素、体积较小的内膜息肉,可暂时不加干预,定期随访即可。

对于育龄期女性,如果有生育准备,即便没有症状,一般也建议把息肉摘除后再试孕,可以提高受孕几率。

· 有明显症状者

如果有明显症状,比如绝经后出血、伴有高危因素者、影响怀孕等,均建议手术治疗。

· 绝经后女性

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自然消退的可能性较低,且伴有绝经后出血的子宫内膜息肉恶变风险较高,因此建议尽早手术治疗。

定期体检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,及早干预。

最新更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