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一名健康的公主,每个月定期给你“请安”的不仅有月经,还有黄体。
黄体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存在,不会“邀功”、不爱“捣乱”,但月经的到来与她有关,怀孕也需要她“保驾护航”。
通常,你感觉不到她的存在。
她,十分重要,却又暗藏危机。
或许,你有听过“黄体破裂”这个词吗?毕竟,她是前阵子热搜上的常客。

(图片来自微博截图)
什么?
肚子收个雨伞也会导致黄体破裂?
黄体这么脆弱吗?
一起来聊聊。
黄体是什么?
一般来说,正常的月经周期情况下,女性卵巢每个月都会排出一个卵子,孕育这个卵子的结构叫卵泡。卵子排出后,卵泡剩下的部分就会变成黄体。
黄体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就是分泌孕激素,维持子宫内膜的生长发育,为怀孕提前做准备。未受精形成的黄体被称为月经黄体,受精形成的称为妊娠黄体。
· 卵子排出后,若未能受精,黄体会维持两周左右,之后慢慢萎缩被吸收,子宫内膜也会因为失去黄体的激素支持而脱落出血,形成下一次的月经。
· 如果卵子正常与精子结合形成胚胎,就能在发育好的子宫内膜上定植生长,黄体就会继续分泌激素帮助胚胎发育。
如果按照28天为一个月经周期来计算:
0-8天为月经期,8-14天为排卵期,14-28天就是黄体期。
在这段时期里,黄体会不停地稳健发育。

一般来说,直径2-5cm的黄体是比较正常、健康的,再大一些的就可能存在危险。就像气球一样,膨胀得越大越有爆炸的风险。
又因为黄体有着丰富、密集的毛细血管,月经前一周黄体生长发育会达到高峰,一旦发生破裂,还是挺危险的。
· 基于以上介绍的黄体期,可以得出,黄体破裂一般发生在黄体充分发育之后、萎缩坍塌之前,也就意味着它只会发生在月经周期的中后期,也就是排卵过后、下次月经来潮前的几天。这个稳定的时间特征是临床上识别黄体破裂的重要依据。
黄体破裂时,有什么症状吗?
1. 起病急,可表现为突然又轻微的腹痛,这种黄体破裂后毛细血管会自行愈合,流出的血液量少,也能自行吸收。
2. 有时会表现为剧烈的腹痛,部分患者合并肛门坠胀感,黄体内血管破裂,使得血液流向腹腔,严重时会发生出血性休克,如果救治不及时,可能会危及生命。
如何预防黄体破裂?
但是,大家也不用过于慌张和误解,因为大多数的黄体,平时都是一个安安分分的“打工体”。需要注意的是在黄体充分发育之后的这个时期,尤其是来月经的前一周,要注意:
1. 性生活时让你的另一半动作轻柔。
2. 不要剧烈运动,包括剧烈跳跃、奔跑。
3. 不要憋尿。姐妹们,憋尿对女生百害无一利。
4. 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,多吃新鲜瓜果蔬菜,预防便秘。
5. 尽量避免做大力按压腹部的按摩项目。
6. 保持精神愉悦,切忌精神紧张。
黄体破裂的治疗
1. 保守治疗:情况稳定的话,谨遵医嘱,药物治疗、卧床休息即可。
2. 手术治疗:情况紧急的时候,会选择手术。

(黄体破裂手术中)
黄体破裂确实是需要重视的疾病,我们看到很多新闻,一个小小的习惯或动作都可能导致黄体破裂。但也不需要过于紧张,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、出现症状及时去医院就诊就好,切勿讳疾忌医、拖延诊治。
❉ 文字综合整理自:科普中国,黄河中心医院,第十一诊室
❉ 文章仅作科普、分享、公示信息所用,不作治疗指导及医疗广告,如有疾病症状请及时去正规医院检查治疗。
 
          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