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女性来说,月经是每月的“必经之路”,流血也是见怪不怪了。
但有时候,非经期也会出现出血的情况。不少女性发现非经期出血都十分紧张,生怕身体有什么问题。
那么,非经期出血都有哪些原因呢?什么情况下需要去医院呢?
■ 排卵期出血
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是排卵期。排卵期前后,体内激素波动比较大,有时候会出现少量阴道出血,持续几天后自行停止。
如果偶尔有一两次排卵期出血,且出血量很少,不必太过担心。但如果经常出现排卵期出血,出血量多、持续时间长,那么就要去医院看看了。
当然,确定是排卵期出血,需要先排除其他器质性的病变。
■ 怀孕相关的出血
育龄期、有性生活的女性出现非经期出血,需要检测尿HCG,确定是否是妊娠相关疾病的出血。
如果发现怀孕,那么这种出血可能是先兆流产、宫外孕、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征兆。
先兆流产引起的出血,需要保胎治疗;宫外孕比较危险,可能会破裂大出血,进而危及生命;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中的一小部分属于恶性肿瘤,也需要重视。
■ 绝经后出血
绝经后女性再次出现阴道出血,需要警惕子宫内膜癌的可能。
建议及时就诊,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,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。
■ 避孕药或避孕器具引起的出血
短效避孕药的常见副作用就是不规则阴道出血,一般来说会持续1-3个服药周期,是一种正常现象。如果3个周期以后还是出血,一点也没有好转的话,可能是身体不适合这种药物。
宫内节育器、皮埋都会释放激素,可能会导致异常出血,一般不会超过3个月经周期。
❉ 部分文字来源: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、第十一诊室
❉ 文章仅作科普、分享、公示信息所用,不作治疗指导及医疗广告,如有疾病症状请及时去正规医院检查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