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师节来临之际,杭州城东医院对一些专业具有真知灼见的医生做了一些专访,目的是在于深挖医德、广行仁术,不断传承发展医疗卫生事业,增进人民福祉。
■ 聚焦麻醉门
绿色短袖手术服、手术帽,脚上穿着泡沫拖鞋,双手白皙,没有医生的白大褂做门面,亲和的笑容又总是被口罩遮住,但是一台好的手术,有一半功劳都应该归他们——麻醉医生,无影灯下的生命守护神。只要做手术,基本就有麻醉科医生的身影,要让病人在手术时没有痛感,这只有麻醉科医生可以办到。倘若没有麻醉师,我想很多人会在手术前恐慌。
说起麻醉,经历过的只知道自己轻轻地睡去,慢慢地醒来,然后缓缓地疼痛。这期间发生了什么?带你走进杭州城东医院麻醉科,镜头焦距麻醉科副主任医师,张晓明。

■ 我的获得感
普通人多认为麻醉就是“打一针,睡一觉”,实际上并不是这样。相同的麻醉药物和技术,不同的麻醉医生运用的结果也不同。麻醉医生要把各个药物和方法都研究透彻,在患者进行手术时,根据不同患者的身体情况,给出适合患者的药物和剂量。
“就像厨师,同样的食材,每个厨师炒出来的味道也是不一样的。同样是麻醉,不同的配比、不同时间的用药,麻醉的效果也不一样。”张晓明说,“每当手术结束,看到患者睁眼、眨眼,说上一句还好,我心里就会很满足,这就是我工作中的获得感和成就感。”

■ 麻醉难点
张晓明主任毫不忌讳地说:高龄患者。
高龄患者生理功能下降、合并症多、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能力低下、手术风险普遍增加,相同的麻醉剂量却可能导致呼吸循环功能的急剧变化甚至威胁生命,故对高龄病人的麻醉管理要求非常高。
1、循环系统:心脏收缩功能下降,动作电位的延迟,冠脉血流的减少,交感神经张力增加对受体敏感度下降。不易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,代偿能力差,在迅速改变体位或血容量不足时往往出现收缩压明显下降。心室顺应性降低使老年人难于耐受过量的容量负荷。
2、呼吸系统:随着年龄的增加,呼吸系统组织结构逐渐出现退行性改变,呼吸肌肌力减退、胸廓顺应性降低、小气道闭塞、残气量增加,使老年人呼吸功能储备减少。
3、神经系统:老年人由于脑神经萎缩、自主神经的兴奋性下降,对循环系统的调节能力减弱。保护性喉反射明显迟钝,这些使老年人对手术和麻醉应激适应能力下降,对麻醉药的敏感性升高。
4、其他系统:运动系统、消化系统、泌尿系统、内分泌系统对高龄人都发生了改变,脏器储备功能下降,再微小的临床病情都可能引起棘手问题,这给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。
■ 麻醉克服点
行话有“手术有大小,麻醉无大小”、“手术医生治病,麻醉医生保命”,是不是切一刀麻醉浅一点,切两刀麻醉就深一点呢?麻醉需要达到什么程度可以动刀?

■ 麻醉过程
□ 评估
1、围术期常合并有冠心病、心绞痛、心力衰竭、肾功能不全、糖尿病和痴呆等,并存疾病越严重、数量越多,风险越大、病死率越高。
2、除了完善相关检验检查,请多学科会诊,麻醉术前评估关键的就是充分了解患者病史,进行周全的体格检查,患者术前的功能状态是术后恢复的重要预判因素,比如对于高血压患者,了解其服药情况及日常血压控制水平有利于围手术期进行血压管理;对于有肺部疾患患者,术前肺功能或血气分析结果可提供初步的信息指导术中通气管理。
□ 选择
老年人一般反应迟钝、应激能力差,对中枢抑制药均敏感,麻醉尽可能选择对生理干扰小、操作简单、易于控制、停药后恢复生理功能快的麻醉方法,具体原则根据病人的体质情况及并存疾病的状态、拟行手术的种类、麻醉医师的经验技术及现有设备情况来权衡选择。
一般而言,对颈部上肢手术选局部浸润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;下肢下腹部手术可选用椎管内麻醉;上腹部、胸内、颅内手术选择全麻;对特殊情况如病人全身情况较差、估计术中可能有大出血、手术范围和难度大、对麻醉质量要求高的以全麻为主。

□ 技术
除常规监测外,一些专业技术的应用也为麻醉工作提供支撑。
有创动脉血压监测
1、有助于医师及时发现麻醉诱导、术中出血及体位变动等引起的循环波动,其它血流动力学的动态参数监测也可应用;术中查血气分析可提供患者的电解质、酸碱平衡状态,指导进行治疗。
2、持续的体温监测可建立连续的体温变化趋势曲线,以便进行体温管理。
3、中心静脉压监测。
4、麻醉深度监测。
5、肌松监测。
6、肺保护性通气策略。
7、可视化技术应用。
□ 用药
老年患者对不同药物的反应很难预测并且差异很大,所以老年患者的麻醉用药需精确计算,按常用量1/2-2/3给予。
老年患者的麻醉药物选择以不伤害脏器功能为原则:
1、针对脆弱脑功能老年患者,影响神经递质的药物应加以避免。
2、针对脆弱肝肾功能的患者,肌松药物选择不经过肝肾代谢的药物。
3、中长效镇静药物需要在麻醉深度监护仪指导下给予,以避免停药后药物蓄积效应导致苏醒期延迟。对于脆弱肺功能以及高龄患者,选择给予短效镇静镇痛药物维持麻醉,以避免中长效麻醉药物残余效应对患者苏醒期呼吸功能的影响。

□ 温馨服务 舒适化医疗
安全、无痛是麻醉管理的基本要求,随着近些年“以病人为中心”理念的普及,使患者在手术中更舒适的要求也对麻醉医生提出了新挑战。
杭州城东医院麻醉科人性化服务使患者更舒适:
1、术中垫薄枕:以往手术多采用去枕平卧位,患者非常不舒服。
2、麻醉后导尿:且采用较细导尿管,缓解导尿时疼痛及术后不适感。
3、语言安慰,人文关怀。
4、术中保温:根据体温监测情况进行液体加温,加温毯使用等。
5、个体化给药方案及术后镇痛。

■ 更大挑战
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,很多高龄及超高龄患者的手术需求日趋增长,由于其脏器储备功能下降,再微小的临床病情都可能引起棘手问题,这给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带来挑战。
以上部分科普内容来源于网络,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未经作者允许,严禁转载搬运,违者必究。
 
          





